
中芯国际发布2018年财报,12nm工艺研发取得突破
昨日(14日),中芯国际公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,并披露了新工艺的进展。2018年第四季度,中心国际收入7.88亿美元,同比持平,其中中国区增长12%;毛利润1.34亿美元,同比下降9.7%;净利...
昨日(14日),中芯国际公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,并披露了新工艺的进展。2018年第四季度,中心国际收入7.88亿美元,同比持平,其中中国区增长12%;毛利润1.34亿美元,同比下降9.7%;净利...
科技日报2月14日报道,记者14日从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获悉,西北油田顺北5-5H井顺利完钻进入测试阶段,完钻井深8520米,刷新了亚洲陆上最深井顺北蓬1井8450米的纪录,同时创下4项...
美国CNBC网站2月14日文章,原题:随着信息日益推动经济,中国即将在数据竞争中超过美国 一份新报告显示,随着中国大举进军物联网等新技术领域,到2025年中国将比美国产生更多数据。国...
新科研成果发布,引发市场对技术加快应用的想象—— 氢燃料电池汽车离我们还有多远 中国经济网记者 姜智文图为在车展上拍摄的丰田Mirai氢燃料电池车。 新...
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昭 东据德国《经济新闻报》13日报道,中国宁德时代欧洲区总裁马蒂亚斯-岑特格拉夫近日在德国波鸿举行的汽车研讨会上宣布,宁德时代将在德国埃尔福特建造世...
根据发表在iScience期刊上的论文,中科大俞书宏教授团队通过“浸染自组装”方法,研制出一种制备速度快、成本低廉的“智能窗纱”材料,对室内空气的净化效率...
近期,中国科技巨头华为正在研发一项新系统,并为其申请了专利。据悉,该系统是可自主学习的驾驶舱,能够识别车主是否在醉酒驾驶,并可在识别之后报警。 据悉,驾驶舱会使用人工智能...
据外媒报道,科学家研究出一种可以从体热中获取电力的非插入型可穿戴设备,该设备的底座无毒且无过敏物质,由普通的旧棉织物制成。 而在这种棉织物腕带上,涂有一种特殊涂层,可收...
电动车或将永无“断粮”之忧—— 我国有望率先建成空间太阳能电站 本报记者 付毅飞 开电动汽车回家,近年成为春运模式中许多人的“新挑战...
1月18日,“雪鹰601”降落在南极冰盖之巅。 本报记者 赵觉珵 据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13日报道,在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期间,中国极地固定翼飞机“雪鹰601&rdqu...
海外网2月14日电 由于无法跟探测器取得联系,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(NASA)13日正式宣布结束“机遇号”火星探测器的使命,“机遇号”目前已经在火星上运作了15年...
据科技日报13日报道,近来有网络媒体称,“中微半导体自主研制的5纳米等离子体刻蚀机,性能优良,将用于全球首条5纳米芯片制程生产线”,并评论说“中国芯片生产技术...
近日,援引《人民日报》消息称,我国光通信技术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,科研人员首次实现1.06Pbit/s超大容量单模多芯光纤光传输系统实验,可以实现在一根光纤上近300亿人同时通话的功...
据外媒的报道,小米的一项外观设计专利在WIPO(世界知识产权局)的全球设计数据库中发布。该专利展示了一款四曲面智能手机,背面配有双摄像头,一起来看一下吧。 这款专利主要是...
新华社昆明2月6日电(记者 岳冉冉)中、美、丹科学家成功破译了草莓箭毒蛙的基因组,并揭示其基因组演化特征。该成果于近日发表在了国际期刊《分子生物学与进化》上。论文通讯作...
饱腹感无疑会降低人们对食物的兴趣。 而现在科学家已经设计出一种人工诱导蚊子产生“饱腹感”的方法,从而防止阻止蚊子进食。当雌性蚊子进食时,它们的身体会产生称...
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已服役29年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又有新发现。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发表报告说,哈勃太空望远镜在银河系“后院”发现一个此前不为人知的矮星系,它有长达1...
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研发的新型环保稀土釉陶瓷(2月1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贾立君 摄 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5日电(记者贾立君)近日,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的检测报告显示,中科院...
新华社合肥2月6日电(记者徐海涛)量子计算被认为是下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方向,但由于量子比特非常脆弱,通常只能在极低温等特殊条件下才能保持量子特性。近期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...
外媒称,麻省理工学院的一组科研人员制造出了世界上最纯粹的激光。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月31日报道,这一设备足够便携,可以在太空中使用。与其他任何激光相比,它所产生的激光光束...
31日,记者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悉,该实验室的韩建永团队,将小鼠在植入子宫前3.5天囊胚在体外培养,得到三种具有无限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干细胞...
2018年12月,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(NASA)的“旅行者2”号(Voyager 2)航天器追随其姊妹“旅行者1”号的步伐,挺进星际空间,实现了这一历史性的壮举。据美国太空网1...
俄罗斯自由媒体网2月1日刊登了题为《当俄罗斯谈论30年后的太空目标时,中国人已经完成了》的文章,作者是米哈伊尔·莫罗佐夫。文章称,2018年,中国完成了39次航天发射,再度超...
中国科技网·科技日报1月31日消息,1月31日,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“科学”号在完成2018年第6次西太平洋综合考察航次后,顺利返回青岛,靠泊中国科学院海洋所...
2019年1月31号,美国科学促进会(AAAS)宣布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领衔的“墨子号”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科研团队被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兰奖(Newcomb Cleveland Prize),...